一直以来,“毕业即工作”的就业观念深入人心。而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不再选择马上就业,而是打算外出旅游、全职炒股,更有甚者,闲在家里无所事事,沦为“毕剩客”。他们被称为“慢就业”一族。
“慢就业”壮大成“族”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社会背景和现实困境?又该如何看待这一新现象?带着这些疑问,本报记者采访了一些毕业生,倾听他们的“慢就业”故事。
“行走人生”的背包客
“在别人羡慕我有一份安稳工作的时候,我却选择了落荒而逃。”谈起当初的辞职出走,小寒用“迷途知返”来形容。
小寒今年25岁,来自南阳的一个小山村。2012年7月,名校毕业的他去了广州一家造船的国企工作。可不到半年时间,他就去意已决。
“我受够了那里的单调乏味,让人看不到希望。”小寒懊悔地说,当初好不容易抢到手的工作,入职后才发现并不是自己的“菜”。
离职后,小寒想到了旅行。“坦白说,旅行只是当时的一种逃避,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该做什么。”
小寒拿出部分积蓄,第一年,他行走了两个省。第二年,他又去了云南、西 藏和福建。如今,小寒依旧四处漂泊,没有工作。他说,一旦走起来,就很难停下。
小寒喜欢文学创作,大学期间就出版过一部小说,当作家一直是他的梦想。旅途中,创作的渴念再次被激发,一本旅行札记《孤单的人总会相逢》由此诞生。没想到,该书大卖,让更多的背包客认识了这位90后旅行作家,也让他一举成名。
回想往事,小寒对当初的选择感到庆幸。他说,如果当时没有选择辞职,他可能还是一只孤独的、找不到人生方向的盲鸟,更是与文学绝缘。
“‘毕业即就业’是一种很盲目的选择。时代变了,年轻人应该有充分的时间,选好方向再出发,这样才不会走弯路。”在小寒看来,“慢就业”不失为很好的路径。
一些社会学者的观点与小寒不谋而合。他们认为,在过分追求“效率”的工业社会中,“快快快”成为人们挂在嘴边最多的字眼儿,而“慢状态”成了生活中的“奢侈品”。越来越多的人想要身心得到解放,回到“慢生活”状态,“慢就业”的兴起,就是受到这种流行理念的推动。
宅在家里”的炒股者
当小寒在旅途寻梦时,去年从河南某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侯定邦,却在心里盘算着如何宅在家里发大财。
每天早上7点钟准时起床,上午在家浏览新闻,下午画大盘走势图,买进卖出。看起来和“上班族”并无二致的小侯,其实并没有工作。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的工作就是理财。”今年同样25岁的小侯说,大学期间,他看了很多金融、商业方面的书籍,也尝试了一些理财项目。重要的是,他喜欢理财。
采访时,我们称他为“炒股者”,他反复纠正,说自己是“理财人”。在他心里,“理财”听起来更上档次,也更像回事儿,起码自己觉得顺耳。
小侯一出手便尝到了甜头,最初的3个月赚了5000多元,他乐坏了,心想这比有些人上班还“来钱”多。但2014年年底,股市接连跳水,让他瞬间囊空如洗。小侯一下子傻眼了。
“一个月亏损了一万多元,心脏都要跳出来了!很多人劝我‘割肉’清仓,但我最终还是挺过来了。”说起理财心得,小侯头头是道。一年来,凭着一股子犟劲儿和精明,小侯赚了三万多元。
刚入行时,小侯的做法并不被理解。“家里父母反对做这行,说老感觉炒股就跟赌 博一样,哪像个工作。”最终,经过极力劝说,再加上后来确实也赚了些钱,父母才由着他去做。
作为“90后”群体中的一员,小侯的故事并非孤例。如今充裕的物质条件和宽容的社会环境,为毕业生的新就业观提供了生存空间。在他们看来,就业早已不单是坐在办公室上班这一种形态,打工旅行、山区支教,甚至在家理财等等,同样都可视为一种灵活的就业方式。
安徽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云飞认为,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引领下,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机遇很多。这种更加多元化的就业选择,更加新潮的就业观念,为“慢就业”蔓延成势提供了社会土壤,也促使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不甘于在老板手下做打工者。
无处安放的“毕剩客”
对于部分毕业生来讲,加入“慢就业”是他们的主动选择。而对于另外一部分人,沦为“毕剩客”却是被迫与无奈。
24岁的小凡去年专升本毕业于郑州一所院校,直到现在,她还没能找到理想工作。
“在学校的招聘会上,我投过很多简历,但基本都石沉大海。”小凡说,不是自己不努力,但找工作时才发现,学历不占优势,工作能力欠缺,学的又是冷门专业,就业形势太严峻了。
“要啥没啥!几场招聘会下来,我连和用人单位搭话儿的机会都没有。”小凡说,还不如回家待着,反正爸妈对自己要求也不高。去年10月,她回了济源老家,开始半玩半学,准备“三支一扶”等系列招考。但大多无果而终。
在家待时间长了,小凡也烦。“经常会有一些街坊邻居来串门,一开口就问咋还在家待着,还没找到工作,真让人脸红啊!”后来,她干脆把自己锁在家里,一整天都不出门,“像只被困在笼子里的鸟儿,想飞飞不出去”。
小凡无奈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待业群体。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再创新高,共达749万人,比去年增加了22万人。这无疑加重了毕业生就业压力,也导致部分毕业生不得不推迟就业时间。
此外,毕业生被动“慢就业”,跟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也有很大关系。河南某国企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张女士对此深有感触:“除去一些全能人才,我们的工作对专业有着严格限制。比如,我们缺少物流专业的人才,但这样的毕业生却很难招到。”
一边是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一边是毕业生工作没着落。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道出了这一尴尬:“近年来,大学在确定专业招生规模、增设新专业时,很少经过科学论证。一些专业根本无法保障教育质量,但要将这些专业剔除,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在当前就业压力大的背景下,毕业生需要端正自身的求职心态,直面社会就业压力,主动寻找机会。”王云飞说。
就在接受采访前不久,小凡一路风尘仆仆,从济源赶到郑州,参加了一个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现在还在等消息。希望这一次能如愿以偿,那样我就能逃脱‘鸟笼’飞出去了。”小凡眼中露出期待。
文章转载自河南日报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