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被就业”情况依然存在


  • 2014
  • 11/13
  • 16:42
  • 就业指导

  • 浏览量

新华网长沙11月11日电(记者 谢樱)2014年毕业季,11211万高校毕业生给学生和高校带来了巨大压力。然而,不签就业协议学校就不发毕业证、网络虚假就业协议热销,学生“被就业”情况依然存在。

  “就业协议”换取“毕业证”

  一份盖着来历不明的公司印章的假就业协议,在网站上可以卖到数百元。在毕业季,这种商户、消费者都心知肚明的“假冒伪劣”产品却处于热销之势。

  记者在一家网络店铺看到,标有“就业协议”“劳动合同”的商品,店家描述“根据规模和内容不同,服务价格亦不同”,并提示“详情请咨询店员”。没有样品展示、没有服务介绍,单月成交记录上百件。

  一位购买了就业协议的消费者告诉记者:“不签就业协议学校就不发毕业证,不少同学都是靠这种方式蒙混过关了。”

  “你们把学校发的合同等文件快递过来,我们联系适合的公司在上面签好字盖好章发回。如果学校还有回访环节,需要打电话询问真实性,我们也会接电话配合。”店家告诉记者,他们只是“中介”,公司都是真实的,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签约不同的公司、岗位。如有需要还可以提供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

  “学校当时是说没签约的就要公开答辩,我们担心程序更严格,通不过就不能毕业。”湖南某高职院校大四学生小陶告诉记者,出于无奈,有的同学自己刻了个假章、有的同学则“PS”一个印章在上面,“学校不看你是真是假,只要有红色的章在上面就可以了。反正交的是复印件。”

  “假大空”的就业率从何而来?

  目前,各地公布的高校就业率都在80%以上,一些高校甚至标榜达90%以上。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目前统计的就业率主要分三部分。一部分是签约就业率,这是教育部门和学校最为看重的就业数据,其中“假协议”泛滥;另一部分是灵活就业、隐性就业,包括学生自主创业等。因为是灵活就业无法出具协议书,只要学生称自己在就业即可;再就是考研和出国留学的学生,只要学生表态说正准备出国留学,也计算在就业范围之内。

  “虚假就业与高校的利益息息相关。高就业率意味着在高校评估中能获得好成绩,对招生也更有吸引力。”中南大学社会学教授李斌说,如今,高就业率被认为是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高、社会需求大的反映,学生选择高校就读首问“就业率”,因此很多高校以此来提高学校形象,甚至成为招生的有力宣传。

  记者了解到,“想毕业先就业”的做法在很多高校都存在,因为高校的就业与办学已紧密挂钩。2005年,教育部明确规定,高校的招生计划要与毕业生就业状况适度硬性挂钩。对连续2年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

  一些人士透露,有的高校出于生存需要,诱导学生就业造假。部分高校的毕业生甚至不明真相“被就业”,即学校瞒着学生签虚假就业协议。而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假就业”呼吁“真评估”

  不少专家认为,偏颇的专业退出机制、评估考核、提高社会声誉等因素形成了虚假就业的环境土壤,就业率“注水”危害极大。就业率的“虚假繁荣”会误导社会对某些专业的需求,影响国家就业政策的制定和高校的专业设置,甚至有可能制定与现实不符的经济政策,导致就业更难。

  “就业率低下而不得不造假,也说明如今高校教育质量普遍低下,需要反思办学模式,更好地进行课程设置和专业建设,实现培养模式和劳动力市场的有效对接,通过教学本身来提升就业质量。”李斌说。

  熊丙奇认为,要遏制就业率造假、注水,必须改变就业率统计机制,需将由高校统计变为第三方统计。就业率数据是对高校的评价之一,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的评价要由行政评价变为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交给社会中介机构独立统计。

  另外,就业率数据应与高校的办学利益脱钩。这一数据应该主要用于向公众公开,再由公众根据这一信息,自主选择学校和专业。学生获悉真实的情况,“用脚投票”之下也会引导高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而不是出于功利考量办学。

  专家指出,教育部的制度设计应该更为合理,客观构建高校的专业预警、退出和动态调整机制,并采取多种方式鼓励高校提升就业率,回归大学教育的应有目标。


CONTENT END

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创建于2005年,是海南省三亚市第一个本科高等旅游教学科研单位,开设旅游管理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休闲体育(高尔夫)专业。拥有科研机构:翟明国院士工作站、海南旅游消费研究院、海南省度假酒店与住宿业研究基地、海南省旅游新业态研究中心、休闲度假研究中心,以及省级旅游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海南省特色重点学科方向和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单位。学院以应用型特色人才为导向,学院以国际化办学理念,深度协同的“政、校、行、企”合作办学和“订单式”人才培养为特色。基于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要,以“大旅游、大文化、大休闲”为核心,瞄准数字化、以旅游新业态产业链布局为发展导向,积极培育社会发展需求集中的优势旅游人才并日益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支撑。

网站: www.tzjtgc.com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中国)最新App Store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Sanya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Taoyuan

  • 微信公众号—旅业学院通讯社

  • 微信公众号—走在最前面

  • 抖音号:USY_旅酒视角

  • 网站手机版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