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许世彬,现任吉林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疫情影响和高校扩招等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各高校应结合实际,积极改革教育策略,深化高校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打造全面立体的促就业机制,完善人才理念与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的就业创业教育制度,有效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
【关键词】高校;就业创业;毕业生;对策
【文本引用】许世彬.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3(02):31-36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事关教育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落地,事关就业优先战略的落实,事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并就新征程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出战略部署,这为接下来我国通过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夯实中国式现代化根基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式现代化时代内涵,增强人民群众改革获得感和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保障。
一、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根据教育部最新统计,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158万,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情况令人关注。受到经济下行、毕业生总量增加和新冠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大部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招聘计划进一步压缩,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超过以往。劳动力市场主要表现为企业为应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局势不断更改招聘计划,校园招聘会受疫情影响不得不在线上开展,实际效果大打折扣。随着企业就业岗位不断缩减、求职竞争愈发激烈,高校毕业生选择公务员考试和升学考试人数居高不下,部分学生就业意识淡薄,就业心理不充分,出现“懒就业、慢就业”现象,加之自身综合能力有限,专业能力难以满足就业单位的用工需求。部分院校应对新的就业形势反应较慢,对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支持和求职技巧的关注度不够,仅从就业信息方面给与帮助和指导,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自2020年始,受新冠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选择升学、灵活就业及自由职业的比率逐年增加。[1]
二、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渠道拓展难度不断增加
国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经过近三年的持续扩招,进一步扩大规模的空间已经有限,疫情对就业的深层次影响逐渐显现。目前还有不少领域和行业的生产经营尚未得到完全恢复,就业市场用人需求在一些领域一些地方呈现紧缩态势,秋季学期进校招聘的国企、互联网大厂也开始有收缩的态势。另一方面,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难与招人难并存,部分毕业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部分企业有岗位招不到毕业生,部分学科专业布局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不适应问题依然突出,部分区域用人需求与毕业生求职意愿也不完全适应,不完全匹配。受疫情影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线下大型现场招聘会无法如期举行,企业面临“招工难”、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找工难”的困境,求职和招工渠道受限。根据相关就业调研报告显示,当前市场的岗位数量不能完全满足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总体需求,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二)就业指导服务水平仍不平衡
目前,各高校创业就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就业指导服务等工作,主要依靠学院辅导员来开展落实。[3]但是,各高校年轻辅导员在学工队伍中占比较大,由于刚刚参加工作,就业指导经验不够丰富,就业工作开展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做法,创业就业队伍建设无法实现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部分辅导员自身所学专业背景与所带学生专业不匹配,导致创业就业教育课程授课内容照本宣科,只能单纯讲解理论,与新形势、新要求脱钩,缺乏实践支撑,很难真正发挥就业育人效能。此外,各高校对于就业舆情动态关注较少,针对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课题敏感度不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未准确结合本校实际科学研判行业就业发展趋势,没有充分总结就业工作新特点,进行规律研究,导致本校创业就业教育工作人员对国家政府出台的新政策和新举措重视程度不够,认识层次不深,推进落实不细。尽管各地各高校在充分研究落实中央国务院的优先就业政策方面有很大的成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各地各高校已经建立的面向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还有较大的差异。部分高校没有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联动共同推进就业工作体制机制,就业指导队伍建设迟滞落后、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有效性、实效性。
(三)毕业生崇尚“一步到位”的就业观念
受市场经济和疫情影响,现在一些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多存有“一步到位”的观念,在初次就业择业时,要求就业地点、工作内容、薪酬待遇、工作环境等均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状态,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编等因工作性质稳定产生“教资热”“考公热”“考编热”等社会现象,高校毕业生择业时缺乏对专业、行业和自身的研判,盲目跟风选择大城市、大企业、热行业,而对民营企业、偏远中西部地区和创业等缺乏热情和关注。这造成大量中小企业无人可招,大企业应聘人满为患的畸形就业形态。此外,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影响,“慢就业”风潮在“00后”毕业生中悄然兴起,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毕业季既没有创业就业,也没有继续深造,而是先回家或在学校附近租房,仅从事兼职或靠父母接济,花1到2年甚至更长时间专门复习备考,或是计划通过剪辑、配音、剧本杀写作等开辟一门喜欢的互联网平台副业,甚至有的毕业生自恃家庭条件不错,宁肯在家赋闲靠父母维持生计,导致高校毕业生在家待业者人数攀升。智联招聘聚焦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不同院校及专业薪酬情况等,发布的《2022年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选择自由职业、慢就业的毕业生所占比例有所上升,整体占比超过30%。
三、推进高校就业创业工作对策
(一)加强政府调控保障,切实发挥指导作用
1.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统筹部署提前谋划
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发挥着坚实的助推作用,地方政府和地方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承担宏观调控责任,如制定促进就业经济政策、完善就业法律制度、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等。尤其是省级政府,要提前谋划、协同统筹好创业和促就业政策与项目,敢闯敢试、常抓不懈,推动相关工作长期见效。国务院在《“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的报告中提出,“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并持续强化,支持就业的导向,完善调控手段,充实政策工具箱,强化财政、货币、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支持就业的导向,实现与就业政策协同联动”。在经济下行的社会背景下,省级人民政府要牵头部署省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协调省内相关职能部门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个环节,监督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推进情况,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重要内容。
2.提升高校就业服务质量,全力推进“互联网+就业”
“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网络招聘会成为求职“主渠道”,在高校毕业生求职路上扮演重要角色,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可以在网络上接受高质量的就业创业指导,精准把握所需求职信息,特别是在把握行业发展、企业文化、招聘需求、求职礼仪、简历制作等方面进行自主学习。[2]与此同时,各高校要积极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队伍建设,结合本校实际,整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就业创业培训、就业能力培训等活动,充分提升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应聘技能。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更应该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坚持底线思维,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和化解安全风险隐患,提升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正能量就业创业教育资源,避免网络求职陷阱,规避求职风险。
3.加大政策挖潜力度,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
近年来,教育部会同国家相关部门,部署各省相关单位协同配合开展了一系列保就业、稳就业、促就业专项行动,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充足岗位和广阔平台,陆续在公务员招录、专升本教育考试录取和大学生征兵等重点领域开创了一系列值得地方借鉴的优秀做法。各高校应提高政治敏感度,积极关注地方经济发展,主动配合地方经济的专项行动,组织实施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教师特岗计划等专项计划,积极拓宽中小微企业的就业渠道,主动进企业、进行业、联系校友,搭建民营企业就业体系,促进本校应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同时,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扎根农村,服务乡村振兴,立足乡村振兴领域就业创业。加强就业育人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职业观和就业观,积极到基层建功立业。
(二)深化学科建设改革,优化人才培养质量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培养专业复合人才
高校要积极调研市场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紧跟市场环境,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要求为标准,建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需求相对接,教学实验与企业岗位技能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大数据支撑来全面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方式,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开展职业生涯、求职礼仪、简历制作、企业文化等针对性就业指导课程,不断深化学科建设改革,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走上新台阶。
2.科学布局学科专业,精准实现人才供需匹配
高校要切实加强学科专业调整力度,重点布局就业前景广,社会需求强,人才缺口大的学科专业,及时更换调减不符合社会需求发展的学科专业,高校要强化供需匹配的人才培养改革,积极参与就业供需项目的申报,在就业实践基地建设、定向人才培训,重点领域对接等方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改革,更多向就业市场需求聚焦,围绕人才劳动力市场这个动态的大需求来做足工作,进一步增强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培养更多实用型、复合型和紧缺型人才。部分高校专业布局的结构长时间没有变化,导致课程老化、培养能力弱化,应主动调减招生困难、社会弱化、毕业去向落实率持续走低的学科专业。
3.加强校企校地沟通,积极整合社会就业资源
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是开发就业资源,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岗位的重要手段,高校要积极和“专精特新”企业、地方政府建立直接联系,以企业需求和地方发展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和地方急需的高精尖人才。对此,高校一是要主动“走出去”,实施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既立足于当前为毕业生开拓更多就业创业岗位和机会,又着眼长远构建市场化社会化的就业工作机制。高校党政领导和班子成员带头走访民营企业,主动对接岗位需求,向民营企业优先推荐优秀毕业生。二是积极“请进来”,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把更多民营企业请到学校来,增进企业对学校办学特色、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了解,为促进对接合作奠定扎实基础。邀请企业家和地方负责人走进高校,走进专业,走进学生,合作办好针对性的宣讲会、对接会、双选会,适时召开民营企业专场招聘会,为民企进校对接招聘提供便利和保障,激发学生创业就业动力。三是联建联动平台,通过 “订单式培养”、建立“实习+就业”基地等模式,建立常态化携手促就业合作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和企业在设施设备、实习实践方面的优势,促进就业与培养的有机联动,人才供需更好对接。同时,帮助民企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与高校“双赢”的良好局面。
4.政府搭好就业平台,切实发挥主导作用
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宏观调控责任,如制定促进就业经济政策、完善就业法律制度、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等。尤其是省级政府,要提前谋划、协同统筹好创业和促就业政策与项目,敢闯敢试、常抓不懈,推动相关工作长期见效。省级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定期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实施进度,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完成情况纳入地方人民政府和高校领导班子履行职责的重要考核内容。地方政府要搭好供需平台,精准帮扶毕业困难学生。针对属地高校家庭困难、经济困难学生和零就业家庭,地方政府要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拟订详尽的就业方案,激发就业困难群体和零就业家庭学生的积极性和进取心,深入开展教育部“宏志助航”计划,通过开展专场招聘、组织专门培训、实施专项帮扶等方式,打出有“力度”、有“温度”的组合拳,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定点帮扶、心理支持、就业培训等形式,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4]
(三)保持平实之心,积极投身就业实践
1.保持平实之心,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宜宾学院考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时指出:“大学生就业要怀着一颗平实之心,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防止高不成、低不就。”当前我国学校职业生涯教育多从大学开始,通过劳动体验、课外实践、职业测评、生涯人物访谈、实习见习等,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职业与社会,树立职业目标和人生理想,科学规划职业和人生。通过科学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高校要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引导学生强化职业体验、增强职业认知,转变就业择业观念,积极投身就业实践。通过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双管齐下,纠偏大学生在职业认知和职业价值方面的偏颇不当,形成学生认知职业—初次就业—职业发展无缝衔接、有效贯通的就业教育体系。要始终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大势与中国实际,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
2.明确目标加强学习,调整就业理念观念
高校毕业生应打破对一线城市,高薪企业,稳定工作的“执念”,正确结合家庭条件、自身能力、专业技能水平来选择出路,要及时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坚定奋斗才是人生最亮丽的底色,不要把希望寄托在社会关系资源上,真实客观地评价自我,理智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将自身性格和职业特征结合起来,努力提升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实现分阶段、多元化就业,将就业观念从“一步到位”改为“骑马找马”,妥善调整就业心理、就业方法、就业观念和就业能力,将目光转向国家重点关注、地方大力扶持、区域发展潜力大的基层行业事业上,在实践中锤炼各项专业技能,为国家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四、结语
面对当前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重而道远。各级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推进器和催化剂,应当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重大意义,更加积极主动作为的姿态做好战略谋划、战术实施,发挥主动意识和协同精神,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要更大力度开拓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建设高质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组织领导,努力开拓大学生就业新局面。[5]
CONTENT END